随着赛后改造陆续完工,北京冬奥会多座场馆已有序向公众开放,推动冬奥成果全民共享。冬奥场馆在打造各自特色的同时,不断为可持续运营积累经验,助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。
这个暑假,国家体育馆冰球馆又热闹起来。北京冬奥会期间,这里曾是冰球运动员的训练场,而今,冰球馆经过改造,已成为北京青少年冰球比赛的主要场所之一。场馆内依然洋溢着浓郁的冬奥氛围,展示着这里的独特之处,成为人们冬奥记忆的一部分。
北京冬奥会场馆在设计建造阶段就已经考虑到了赛后利用。如今,随着赛后改造陆续完工,多座场馆已有序向公众开放,推动冬奥成果全民共享。人们可在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体验“最快的冰”,在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打卡国家雪车雪橇中心“雪游龙”。冬奥场馆在打造各自特色的同时,不断为可持续运营积累经验,助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。
服务大众健身休闲
“冰丝带”是北京冬奥会新建标志性竞赛场馆。北京冬奥会期间,这里一共产生了14枚金牌,并诞生了10项冬奥会纪录和1项世界纪录,这块冰面也被誉为“最快的冰”。7月9日以来,“冰丝带”先期开放了约6000平方米冰面,供大众滑行体验,吸引了众多滑冰爱好者。
年过60岁的市民关梅喜爱滑冰,在得知“冰丝带”对公众开放的消息后,她马上预约了门票。几圈滑下来,她对这里的设施赞不绝口:“场馆很漂亮,冰面特别好,能在冬奥会比赛场地滑冰,太令人难忘了。”
告别冬奥会面向众多滑冰爱好者,“冰丝带”团队格外注重运营细节。记者看到,在园区门口,测温、扫码、购票、安检等环节工作人员充足,指引清晰醒目。冰场内设有冰鞋租赁区、准备区、休息区、医疗急救区等。为了保证初学者的滑行安全,场馆还为体验者免费提供头盔、护膝、护肘等装备,供参与者按需取用。
奥运场馆对公众开放,冰雪运动热度不减。国家体育馆冰球馆启动赛后试运营,并实现冰球与滑冰爱好者分时段预约,最大程度满足大众运动需求。国家游泳中心则实现了水上运动和冰上运动同步运营,除了嬉水乐园和大众游泳培训正常营业外,位于南广场地下的冰上运动中心也已对公众开放。
目前,延庆奥林匹克园区迎来客流高峰,园区游客接待量及酒店入住率持续攀升。延庆赛区是北京冬奥会建设难度较大的赛区。冬奥会后,建设运营方北控集团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、国家雪车雪橇中心、冬奥村和山地c7平台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等场馆设施进行整体规划,形成延庆奥林匹克园区,使冬奥赛区“变身”为公众休闲旅游度假地,广受好评。“我们致力于让公众走进奥运场馆,亲身体验和感受冬奥会赛时氛围,让冬奥场馆真正走近百姓生活。”北控集团相关负责人说。
发挥冬奥品牌效应
近日,一场冬奥场馆定向赛吸引了几百名户外运动爱好者齐聚张家口崇礼。他们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“雪如意”、张家口奥林匹克颁奖广场、张家口冬奥村等多个冬奥会场馆间穿行,在享受户外运动乐趣的同时,感受冬奥文化。
2021年12月15日,经国际奥委会确认,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被正式命名为“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”,成为北京冬奥会重要的遗产成果。园内,“雪如意”、“冰玉环”、国家冬季两项中心、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等场馆设施,与山林绿地交相辉映,勾勒出山地间的美好图景,广受游客好评。
为放大冬奥场地优势、把握新机遇,崇礼积极探索“体育+”的运营模式,除了将继续承办各类高水平冰雪赛事,还将主打山地户外运动,吸引更多群众性赛事活动落户。今年7月,崇礼168国际超级越野赛再度开跑,成为崇礼本年度体育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尽可能地保留冬奥元素,深挖奥运文化与品牌价值,各场馆也都打出了“特色牌”。在首都体育馆,冰场边依然保留着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赛时的等分席,并张贴着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的参赛照片,引导人们重温冬奥时刻。在“冰丝带”的场地纪录墙上,高亭宇创造的34秒32的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冬奥会纪录位列其中,吸引了不少参观者拍照留念。
北京国资公司副总经理、国家速滑馆公司董事长武晓南认为,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品牌效应将带动冰雪文化、奥运文化进一步落地生根。一流的场馆条件和硬件设施、训练有素的运营团队,都是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
预计今年年底前,国家体育馆主场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。为此,国家体育馆“冰之帆”的变身之旅已经启动。按照规划,在未来的国家体育馆,除了冰球、花样滑冰、速度滑冰以及室内其他体育赛事,演唱会、艺术表演等都有可能在“冰之帆”上演。
国家体育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越表示,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为场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。国家体育馆经过改造,成为冰球比赛场馆,拥有一大一小两个冰场的同时,主馆冰面、灯光、斗屏、除湿系统均进行了升级,丰富了场馆在奥运会赛后运营的业态。“‘双奥’留给北京丰富的奥运遗产,各场馆都在因地制宜,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。”王越说。
在环保、科技等领域,冬奥场馆的“先天”优势,也成为赛后运营中的“加分项”。“冰丝带”约1.2万平方米全冰面设计,通过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,可以划分为若干区域,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、分标准制冰,满足大众的多样化运动需求。武晓南介绍,场馆经营要开放思路,不断探索新空间,除了为公众服务,“冰丝带”还可以举办速度滑冰、短道速滑、花样滑冰、冰球等专业赛事,未来也将引入高水平竞技赛事,发挥其最大效益。
随着冰上运动中心的开放,“水立方”正式完成升级,成为“水冰双驱”的“水立方+冰立方”,为双奥场馆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此外,对标奥运标准的冰壶场馆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。奥运品质的冰壶冰面,将进一步带动高水平赛事的落地,同时为大众参与体验冰壶运动提供便利。
在王越看来,冬奥场馆未来将形成集聚效应,共同为冰雪运动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。“冬奥场馆开放后,大家有了更多选择。”王越说:“参观者可以到‘冰之帆’参观体验,从这里出来,还可以去逛逛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完善服务内容,进一步优化大众的参与体验,助力冰雪运动推广。”